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影音剧社 > 影视评论 > 正文

我该怎样“和你在一起”?

2002-10-30 14:12:55    阿茜

陈凯歌的最新大作《和你在一起》近来正在制造热闹,可能已经引下了不少感动的眼泪。但是,感动之余,却总觉得有一点憋闷——为什么刘小春和刘成最后非要选择这样的“和你在一起”?

对比往往能说明问题:英国电影《比利•艾略特》,题材与《和你在一起》很相似(陈凯歌本人也将《和》与这部电影对比过),说的是一个矿工家的小男孩喜欢上了芭蕾,父亲本不赞同,以为这是种“娘娘腔”的东西,且也不见得容易成名。但最后终于被比利的精诚所动,离开矿上正进行的罢工,带着儿子去参加舞蹈比赛,比利•艾略特从此走向一个更广阔而美丽的艺术世界……

相形之下,刘小春的最后抉择就显出了可疑:他为什么非要放弃国际选拔赛奔回刘成身边,换言之,参赛和保持父子亲情这两件事构成必然的冲突吗,是鱼与熊掌的、你死我活的关系吗?未必。比利•艾略特去参赛了,但他没有因此失去父兄的亲情,他心里装着父亲和哥哥的爱,投入了新的生命境界。以刘成的脾性来看,小春去参赛,刘成也绝不会就此不爱他。因此,剧尾的矛盾是可以说多少是人为设定的,为了达到感人效果,这两件事被生硬地放在了对立的地位上,最后以舍弃其一的方式,制造了一场感动。因而,这种感动像是被什么东西捂住了,让人不爽——《比利•艾略特》带来的感动是开放的、鼓舞的、面向未来的,比利的成长还将会有丰富的故事,他生命的境界将不断拓宽,电影的时间向度仍在绵延;而《和你在一起》的结局是封闭的、停滞的、回归过去的,刘小春的故事就此结束了,他将回到小镇上去,过着和刘成的一生差不多的生活,时间虽然流逝,他的生命却不再有多大变化,他将在与养父温情相守的日子里终老,即便仍然拉琴,镇上的人要听的,恐怕也不过是《月亮代表我的心》这类曲子。这还算是最好的结局——另一种隐患是:数年之后,小春会不会后悔?而等他后悔的时候,还来得及补救吗?

或曰,陈凯歌要表现的是人有选择的自由(见《南方周末》2002年9月30日),小春可以选择参赛而成名成家,也可以回家去,在脉脉亲情中得到快乐。但这里又透露出另一个问题:学小提琴意味着什么?仅仅是一种成名的途径吗?电影最后让小春放弃比赛,事实上是暗暗把拉琴只当作了一种换取盛名的功利行为,而不是一项可以为之献身的高尚的艺术——这里实际上是认同了许多并不了解艺术的人们的看法:学学小提琴、钢琴什么的,不是因为艺术本身富有魅力,足以为之献身,而是它们可以为穷人换来功名,或为富人附庸风雅。以陈凯歌的水平,不至于只有这样的艺术观,但可能不得不先贬抑了小提琴、贬抑了音乐艺术的地位,电影才能让参赛与亲情构成对立面并最终舍弃前者。倘若如同《比利•艾略特》那样,把芭蕾视为崇高艺术,则艺术之崇高与家庭之温情就难以构成价值矛盾。因此,小春最后放弃比赛,表面上看是对追求功名的否定,但这是以严重贬低艺术为代价的。电影里唯一一个以音乐为生命的人——江老师,被表现为孤独潦倒、邋里邋遢,就仿佛隐隐透露出:学琴可以出名,但太功利;拉琴而没出名,更没意思。

因此,刘小春对亲情的选择,最终不能令人真正感动,或者说,只能简单地感动一次,再反刍,就没味儿了。相形之下,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却是另一种境界。
《那山、那人、那狗》中的父亲是一位乡邮员,在偏远的山区里送了一辈子信,临退休时,想让儿子接班。儿子第一次送信,父亲不放心,随了同去,父子二人在三天的送信路上真正了解了对方,儿子最后心甘情愿地接下父亲的班,准备做一个不计名位、不怕辛劳、给乡亲们传递信息、亲情、知识、文明的山乡邮递员。

同样是讲述儿子与父亲的认同、相守,《那山、那人、那狗》比《和你在一起》更有说服力——乡邮员父亲认为自己的生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虽然他的事业很小,也很苦,但他在其中找到了责任感、价值感,并与邮路上的乡亲建立起了割舍不下的情义。他把生命全情投进这项小事业里,做出了悠长的意味。导演恰到好处的表现尺度,使这部片子没有成为一曲廉价的对献身精神的颂歌——父亲希望儿子接班,承继下他对这条邮路的牵挂、责任、奉献,但他没有使用任何说教、训导,只引着儿子,让他自己看,最终,因为内心深处共同的善良和纯朴,儿子理解了父亲,担下了他的期望。

相比之下,《和你在一起》的结局就叫人颇为担心:刘成自己在镇上过的生活,电影没有详细交代,但可以看出没有什么认同之感。刘成自己不见得喜欢,小春更不会满怀崇敬或高兴地去继承。那么,这父子俩回家之后,唯一能支持他们生活的支柱,就是他们之间的温情。可是,如果不像那对乡邮员父子那样有着共同的对职业的挚爱,如果实际上是爱着琴的小春不再拉琴,或只能把小提琴拉成通俗音乐,那么,他们的温情究竟可以支撑多久?

事实上,《和你在一起》的结局,不仅是简单的,甚至可以说是陈腐的——回归亲情,是根源于传统文化对“家”的极端重视,为了家庭亲情与伦理和谐,家中成员有时要作出牺牲,在最严重、最腐旧的观念中,为维持家庭的和美甚至可以扼杀个人的发展。因此,“我”究竟该怎样“和你在一起”,是应该深思后再作决断的。刘小春的选择,也许只能视为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孩子对父爱的天然趋附,而不是一个可以对成人有重要启示意义的行为。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