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01年,被贬居海南儋州的宋代大文学家苏轼遇赦北归。海南黎族同胞依依不舍,以“黎歌蛮舞祝公归”。感动之余,苏轼提笔写下当时的情景和感受:“蛮舞与黎歌,余音犹杳杳”。可见,那段热情淳朴的黎乡歌舞给出生巴蜀之地的他留下了多么难忘的印象。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千年以后,我们仍然能在乡野田间、舞台剧场看到黎族舞蹈,无论是1950年代的《三月三》、《碗舞》到1960年代的《草笠舞》、《踩泥》,还是1970年代的《喜送粮》、《踩波曲》到1980年代的《摸螺》、《彩线》,又或者是近些年红遍祖国南北、囊获多项大奖的《达达瑟》、《黄道婆》、《黎族故事》……无一不是黎族舞蹈的传承力作。
“犹记当年《三月三》横空出世,几乎海南的每个文艺团体甚至群众百姓,都能跳上那么一小段,可谓掀起了黎族舞蹈的一阵狂潮。更令人欣慰的是,过了这么多年,黎族舞蹈的热度还是持续不减。”海南省民族歌舞团团长孙凯告诉记者,之所以黎族舞蹈源远流长、生命力旺盛、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是因为这项艺术起源于黎族人民的生活、生产活动发及特有的自然崇拜和宗教文化观念,因此很接地气、富有生机且极具辨识度。
“但是,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黎族舞蹈,并不能完整地代表这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令孙凯不无遗憾的是,正如黎族舞蹈中常见的舂米、织锦、种山兰等场景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黎族舞蹈中许多古老元素也因后继无人、缺乏挖掘而不断流失。例如,春天来临时跳的“平安舞”、种植山兰后跳的“祝福舞”和竹竿舞的鼻祖“郎典打柴舞”都很难再见它们的原貌。
所幸,近年来,我省多个文艺团体纷纷深入黎村苗寨,寻访年长的黎族舞者,开始试图记录和挽救这些濒临失传的古老黎族文艺,涌现出一批如《三亚郎典打柴舞》、《拈汀透》、《皮面舞》等优秀的黎族舞蹈作品。
“黎族舞蹈是千百年来先辈心手相传的智慧结晶,不应随着社会变迁或思想观念的转变任其流失。”孙凯希望,所有的文艺工作者都应携起手来,不让古老的黎族舞蹈仅仅隐藏于山水之间,或因岁月的匆匆而仅仅留给世界一个绝美的背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