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广场舞的热潮,舞蹈这种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关注。在辽宁本地,舞蹈院校、舞蹈团体以及青少年舞蹈培训机构也遍地开花。但对于辽宁舞蹈的历史起源、文化特色以及发展现状许多人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在此为读者展现辽宁舞蹈的独特文化魅力。
辽宁舞蹈近年兴盛
记者从辽宁省艺术研究所综合研究部主任苏莹莹处了解到,辽宁舞蹈在新中国成立前主要以民族舞蹈最为兴盛。而新中国成立后,辽宁舞蹈得到了快速发展。辽宁舞蹈也向团体化、专业化、剧院化方向发展。
苏莹莹说:“舞蹈创作队伍扩大,从事与舞蹈有关的专业人员不断增多,这是辽宁舞蹈兴盛的最直接表现。1952年辽宁省文艺工作团推出的小舞剧《团结到胜利》、1959年辽宁省歌舞团推出的《王贵与李香香》都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文革”期间,辽宁舞蹈也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停滞不前。1978年之后,专业艺术院团陆续重建,舞蹈编剧、演员也逐渐回归。苏莹莹说:“1982年,辽宁歌舞团创排了大型舞剧《珍珠湖》,这部剧以辽中县珍珠湖为背景,以塔娜姑娘与阿克敦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黑土地上满族人民生生不息的生活故事,讴歌了真善美。这是全国第一部满族神话舞剧,在全国范围都有很大影响力。”2012年,辽宁歌舞团复排此剧,更名为《珍珠湖畔》。
据苏莹莹介绍,“文革”之后,辽宁舞蹈进入一个相对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陆续推出《残娘娘》《月牙五更》系列、《关东那座山》《白露额娘》《枣花》《神鼓》等作品。
改革开放之后,辽宁舞蹈在技术手段、艺术呈现上都有了新发展,辽宁舞蹈也开始走出本省,到全国甚至国外演出。这一时期重要作品有《女儿风流》《山琴海韵》《天祭》《满风神韵》《东陲边鼓》《悠悠玉龙情》等。
满族舞蹈最具特色
“辽宁舞蹈中最具特色的要数满族舞蹈。”苏莹莹告诉记者。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三省,以辽宁最多。而满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猎、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早在隋、唐、辽、金时期,就有很多关于女真族歌舞的记载,到了明代中期,女真人比较普遍地使用琵琶、三弦、奚琴等伴奏乐器,更加丰富了本民族的音乐歌舞。史书记载,1596年正月初一的新年宴会上,身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努尔哈赤也自弹琵琶翩然起舞,加入众人的欢庆行列,说明当时女真人都掌握一定的歌舞技能。
在清代,满族传统的舞蹈被称为“蟒式”,即满语“舞蹈”一词的译音。其一般的动作是“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又有男蟒式,女蟒式之分。表演时,两人相对而舞,众人拍手而歌为其伴唱,这种舞蹈逢喜庆宴会酒至半酣时,主人和宾客即兴起舞,边跳边唱,简单、朴实而又热烈。这种舞蹈在清宫戏里也多有展现。比如热播剧《甄嬛传》里,雍正家宴就曾经跳过这种舞蹈。
满族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精于骑射,其民族舞蹈中保留了许多与骑马狩猎有关的内容,比较典型的是由民间称为“打麻虎子”或称“打马猴子”的演变而成。所谓“麻虎子”,是制成“鬼脸”状的皮制面具。表演时一部分人戴上这种面具装扮妖魔鬼怪、豺狼虎豹,另一些人则扮成猎手,交替起舞并作搏斗厮杀之状,最后以猎手降服“麻虎子”而告终。皇太极时期,逢年节时在沈阳宫殿中举行这种演出。清朝迁都北京之后,这种舞蹈仍然保留在宫廷宴席的演出中。
据苏莹莹介绍,在民间还有许多沿袭传统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形成的歌舞形式。比如萨满祭神的舞蹈,不仅能使舞步与鼓点和唱词节奏互相配合,同时根据所祭神灵的不同,模仿出虎、豹、熊、 鹰、鹿等各种动作,这种象形动作的舞蹈非常古朴。
据记者了解,满族秧歌也是由满足舞蹈发展而来。不仅表演服装、道具和一些所扮人物角色与清代满族传统生活和八旗制度密切相关,舞队的行进方式也有很多模仿练兵作战时的阵法,舞姿粗犷豪迈,别具特色。
另外,满族的太平鼓舞也非常有名,传说这是源自乾隆年间八旗军队得胜凯旋时表演的舞蹈。时至今日,在辽西锦州等地区仍然可以看到这种满族民间舞蹈的表演。
征集令
“你与舞蹈不得不说的故事”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但剧烈的体育运动并不是适合所有人。舞蹈形式多样,既有快节奏的拉丁、优雅的国标,也有舒缓的古典舞,洋气的芭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舞蹈作为一种健身方式。广场舞也使得舞蹈这种艺术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傍晚,走在沈阳的街道、广场,随处可见随着音乐律动的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