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联系(The French Connection)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每个时代都是过渡的时代;所有的事物在经历了一个时期之后,都不会一成不变,而17世纪的变化之快则超过了任何一个世纪。在其发端时,人们还无法摆脱中世纪的古老传统,但到了它的末期,却涌现出了大批相当现代的事物。
就舞蹈而言,其最大的变化大约发生在1620至1660或1670年间,而这种巨变则与服装的变化同步:从英国伊利莎白和詹姆斯时代(Elizabethan and Jacobean England)中那种质感僵硬的锦缎面料,发展到了查理二世(Charles II)的英国和路易十四(LouisXIV)的法国,则变成了质地柔软的绸缎、蕾丝和飘带。此外,还出现了两种我们无法解释清楚的变化:人们开始为鞋加上“高跟”,但这种高跟在今人看来则算不上高了。如果要穿着这种高跟鞋跳舞,那么,其高度充其量不过1英寸或者1.5英寸。尽管在整个古代世界、在整个黑暗的中世纪,甚至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都穿着平底鞋,但也有为数不多的几次例外。比如在古希腊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文明(Minoan Civilization,大约公元前1400年前后)盛期,女性就穿过高跟鞋。她们还穿过全部是褶皱的裙子,此乃我们称为“茶壶暖罩模样”式女装的最早例证,并同那种古典主义的、直筒式的、类似晚装的外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不过,这种情形仅持续了一个较短的时期,并且仅出现在女性的身上。当然,在古典的悲剧中,男演员们是穿着厚厚的高底靴,而非高跟鞋登场的,那种感觉倒是很像1970年代中期出现的厚底松糕鞋。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平底鞋不是作为规则出现的,而是后跟稍稍抬起了一点,其角度不会多于男人们在卧室里穿的那种锦缎面料的柔软拖鞋。但要踩踏上一副质地坚硬的高跟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因为这会多少改变身体的平衡。欧洲的高级妓女,尤其是威尼斯的高级妓女,穿高跟鞋的历史要比普通男女早得多,而对时尚有所意识的人们则会穿上木屐,或者套鞋,以便保护自己漂亮的鞋不被污泥弄脏。如此,人们在鞋或靴上加了后跟之后,重心会稍稍前倾,而到了后来,贵族们则将自己的鞋后跟染成了深红色的。我们从路易十四晚年的那幅著名油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深红色的鞋后跟!
随后的变化虽然不是由这些鞋跟造成的,但没有这些鞋跟,就没有这些变化:两者之间虽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却可能是间接的因果关系。这在人们的基本体态上,是个令人吃惊的变化。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里的上层人士开始两脚外开地走起路来。这种时髦的步态曾风靡了西欧,从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开始,一直持续到整个18、19世纪,以及20世纪的前20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结束,人们才回到了两脚平行的自然步态上来。许多今天的年轻人是无缘亲睹这种步态的。
现在,显而易见的是,普通民众两脚外开地向前行走,是非常不经济的,甚至是冒傻气的。那么,欧洲的先人为什么曾经一改运动员似地大踏步行走,转而像鸭子那样行走了300年之久的呢?这种变化是突如其来的吗?当然不是,这种变化是间接地发生的。那是大约在1620年前后的事情,地点是法国宫廷,而这里将是随后150年间欧洲时尚的中心。就是在这里,出现了这种时尚的步态,人们在行走中,不是笔直地轮番向前摆动双腿,而是初而向一侧摆动一条腿,继而将这条腿按照弧线摆动到前面。我们今人如果试做这个动作,一定会觉得很是可笑。服装史学家们称这种步态为“走横步”,并认为是它导致了随后风靡世界的骑士的马靴。这些马靴无疑很大,也被称作“桶状卷边靴”,而它们宽大且张开的靴子里则塞满了看上去像是少女镶着褶皱蕾丝的裙子,并且都向上冒泡泡似的,而且还缠绕着男子的腿。但欧洲的舞蹈史学家却认为,关于这种步态形成马靴的说法是子虚乌有的,因为谁也不会先选择穿什么鞋,再决定怎么走路的。与此相反,人们总是先找到一种感觉或者一个画面,然后决定自己的服饰和步伐的。
不过,仔细思考的意义就在于,无论这件事情的真相如何,人们都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审视自己。地中海地区曾经是几千年里的文明中心,并且曾经变成了大西洋的海岸,而我们的目光则从此开始向西转移,转移到了美洲这个新世界。
在17世纪的第一个25年中,几乎所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舞蹈都开始消亡了。帕凡消亡了,加亚尔德也消亡于自身的夸张之中。而英国的阿勒芒德则合着某种非常枯燥的音乐,在随后的化妆舞会上蹒跚而行,但最终也同前两种舞蹈一样地销声匿迹了。最后,只有库朗特存活了下来,但也变得面目全非了。
我们最后看到的库朗特,是在法国舞蹈作家图瓦诺·阿尔博(Thoinot Arbeau)1588年出版的那本舞蹈书籍中,伴奏的音乐出自1595年出版的《菲茨威廉维吉纳琴曲集》(Fitzwilliam manuscript),而调度图则属于法兰多尔这种舞蹈了,舞者们的动作是换脚跳接单脚跳,情绪是非常轻松和无忧无虑的。人们再次看到它时,是在德劳泽(de Lauze)1623年出版的舞蹈书籍里了,而形式则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五条:首先,它是一种与古老的卡罗尔链舞相对而言的双人舞;其次,它是一支庄严肃穆的舞蹈;第三,它的音乐是三拍子的,而速度则显然要比类似帕金顿的《庞德》(Pakington’s Pownde)和沃尔西的《怀尔德》(Wolsey’s Wilde)那种6/8拍子的欢快小调慢了许多;第四,它的舞步流畅,并且结构严谨;第五,人们得到的那句大名鼎鼎的口令是:“带上一点漫不经心”(avec quelque negligence),说明跳这种舞蹈时的心态应该是轻松愉快的。
事实上,这种口令适用于所有的宫廷舞蹈表演,即要求跳舞时,决不能看上去在使拙劲,而跳加亚尔德时那种精力充沛的劲头则不能再次露面。
为了方便起见,人们总是用库朗特(Coranto)来代表较早时期那种快速的弹跳步,用它的变体——库朗特(Courante)来代表流畅大气的男女双人舞,并用慢速的库朗特(Slow Counrante)来区分两者。有趣的是,在巴赫的《巴洛克器乐组曲》中,明显快速而古老的弹跳步版本与新兴的并且更加流畅、慢速的版本分别出现在不同的组曲中,慢速的库朗特事实上则是一段过渡的舞蹈,而正是它,将法国从文艺复兴时期古老的意大利舞蹈技术,引领到了法国本土、全盛期的巴洛克舞蹈技术之上;正是它,让年轻的路易十四这位“太阳王”在舞蹈上出类拔萃;还是它,将腿脚的“外开”(the turned out position of the toes andlegs)确立为法定的技术。因此,可以说,没有库朗特这个舞蹈及其代表性的动作,我们或许要回到250年前那种两脚平行的脚位上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尽管前文介绍的那种“走横步”的步态早已不见了踪影,或者被修饰得难以被人所看到,但腿脚从髋关节开始,向两侧打开到极限的方式却保存至今,并且成了芭蕾“开、绷、直、立”的美学原则之首。关于这种“外开”,实在有太多的误解,甚至是许多误解的根源,因而,有待于我们日后从历史的角度,详尽地加以澄清,而在其中,受到最大忽视和误解的不是芭蕾大师,不是芭蕾教师,而是芭蕾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