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独特的藏戏舞蹈
伴奏乐队
木里杜基嘎尔舞
坐落在木里藏族自治县西北部的木里大寺,是木里众多信教群众心灵皈依的所在地,这里每年都要举行三次藏传佛教金刚神舞表演,俗称跳神,藏语叫“杜基嘎尔”。它是木里藏区藏传佛教大型佛事活动中最吸引人,最独特,最具有浓郁的藏族地域性文化色彩的舞蹈。
杜基嘎尔的起源
据藏文史料记载,公元8世纪中叶,当时的吐蕃藏王赤松德赞,为迎请印度密宗大师莲花生入藏传教,并倡建西藏历史上第一座佛、法、僧齐全的藏传佛教寺院桑耶寺,在桑耶寺落成典礼上,莲花生和寂护大师根据佛祖释迦牟尼所弘扬的密宗四部中有关金刚舞的内容,组织举行了神舞,以驱鬼酬神,为寺院举行隆重的开光典礼。后来这些舞蹈经过萨迦工噶宁布、萨班贡噶坚赞和宗喀巴大师等的相继改进,逐步在西藏各大寺院以弘法的形式传播延续至今。
杜基嘎尔于公元1584年第一世木里香根活佛桑杰·松赞嘉措,在木里传播黄教格鲁派教义时传入木里县瓦尔寨大寺。经过数代木里藏传佛教大师们的相继改进和规范,糅和部分当地舞蹈元素后,作为密宗三大仪轨之一,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
杜基嘎尔独特的舞蹈形式
木里的“杜基嘎尔”与其它藏区比较,在动作及其编排等方面有着区域性的差别,此外各寺庙的主神也不同。跳杜基嘎尔神舞是一种非常严肃的佛教仪式,一般由僧人来表演,表演前要进行念经,表演时必须按照经文的节奏来进行。
杜基嘎尔的舞蹈以哑剧的形式来表演,所有表演者都要戴上牛头马面、人妖鬼怪的各种面具,手持各种法器,身着奇异各色法衣进行表演,整个节目分为2个大段、13个小段构成,表演时舞者时而青面獠牙、凶神恶煞,猛烈舞蹈,时而天母护法、高僧诵经、祝福吉祥,最后,除妖除魔、威猛狂舞、笑口大开。整套动作编排合理有序,吹打节奏强烈得体,毫无杂乱之感,情节引人入胜、留连忘返,表演勇猛粗犷,节目奔放激烈,场面宏大壮观,给人以一种原始豪迈的美。
“杜基嘎尔”是一种集音乐、舞蹈、体育、博弈为一身的金刚法舞,是对藏传佛教金刚法舞的发展。它以身、语、意三者紧密相应相吸的仪式化展示,达到藏传佛教驱邪正道、净化心灵、修身养性的特殊目的。
杜基嘎尔特殊的面具、服饰、兵器、乐器等手工精细,件件华美,有浓郁民族特色,这些东西都要在师傅指导下才能制作完成,完成后仅服饰穿戴都要花费一定的功夫来研究,乐器的使用也要潜心学习才可以出演,所以“杜基嘎尔”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传承价值。
杜基嘎尔源远流长
上世纪60年代,因“破四旧”,木里地区寺庙遭严重破坏,僧人、喇嘛被赶走,佛像、经典、文物、法器全被毁坏,各种宗教活动被停止,木里的三大寺十八座经堂只剩下了部分残垣断壁,“金刚神舞”也随之消失殆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落实,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修复木里大寺,恢复了一年一度的“燃灯节”庙会活动,通过部分在世老僧人、老信徒、老师傅们的回忆和结合唐卡中众法神的装扮,木里大寺现有僧众重新制作服饰并编排了“杜基嘎尔”神舞,使它以新的面貌再次登上历史舞台。
“杜基嘎尔”不仅舞蹈、乐器需要师傅指导,就是服装、道具的制作也需要师傅亲自传授,这些年因老者的逝去,神舞缺少了专家指点;更因如今入寺僧人的减少,表演规模大不如从前;会跳神舞的僧人也寥寥无几;在现代文化冲击下,面具、服饰、乐器等方面制作渐失了原始风味,更是受经济拮据的制约,“杜基嘎尔”的保护和传承日显艰难。
木里对杜基嘎尔的保护
杜基嘎尔以其浓郁的宗教艺术色彩,在木里藏区信教群众中有着极深的影响,同时杜基嘎尔也是优秀的藏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如今除了在宗教仪式上表演,通过艺术加工编排后,作为木里藏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曾多次参加了县、州级重大文化艺术活动,赢得观众好评。因此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杜基嘎尔还将会为木里的旅游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为保护传承好这一独特的藏民族传统文化,木里县在2009年对杜基嘎尔进行了搜集、整理、充实,进一步完善了杜基嘎尔的内容,使之形成系统完整、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之一。接下来木里县还将培训一支相对固定的木里三大寺杜基嘎尔僧人表演队伍,配合寺庙建设,逐步壮大表演队伍,培养新一代杜基嘎尔传承人,并在县级文艺表演中将初步改编舞台化的杜基嘎尔推向观众。通过加大投入,一方面保留三大寺庙一定规模的杜基嘎尔原始风格传承队伍;另一方面全面实施杜基嘎尔舞台化,艺术化的研究改编,使之在木里招商引资和发展旅游业中发挥积极作用。
资料链接: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独具一格的剧种。西藏及四川、青海、云南广大藏族地区的人民都普遍喜爱观看藏戏。现代藏戏有剧本、舞蹈表演、因人定曲的唱腔、不同角色不同的服装及面具,还有乐队伴奏和伴唱,是一套综合艺术。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藏戏大约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
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主要是开场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雄”,主要表演正戏传奇;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藏戏的传统剧目相传有“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是,即《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戏”,此外还有《日琼娃》、《云乘王子》、《敬巴钦保》、《德巴登巴》、《绥白旺曲》等,各剧多含有佛教内容。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四大流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