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摆手舞一种流传甚广的土家族集体舞,土家语叫”舍巴日”,摆手舞只是人们象形而取的一个名宁。每当土家族祭神祀风神时,土老司主祭,竖两杆红、自大旗于神堂中央,男女老幼全部穿着节日盛装,依次走人祭堂,虔诚、庄重而神圣。祭祀完毕,大家便聚在一起跳欢快的摆手舞。乐器同样很古朴,铁铳奏响,铜鼓、边鼓敲着二拍的节奏,欢快而和谐。姑娘、小伙们手拉着手,翩翩起舞。舞姿时俯时仰,手臂时曲时伸,韵律简单而内涵丰富。随着边舞边走,双腿一前一后,两手一扬一摆,好像幼鸭浮水,春心荡漾,喜自天来。
土家族摆手舞,老幼不分,男女同欢共乐,具有很强的白娱性和社交性。
摆手舞义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以活动的规模、人数的多少来区分,内容和形式大同小异。一般情况,舞场都设有摆手堂,内有牌楼、神树、广场、彩柱、祭祀牲礼等,古香古色,朴实神秘,雅致轻快。
土家族摆手舞的历史渊源,应在明朝嘉靖年间。时逢倭寇入侵东南沿海,官军几经抵抗,但节节败退,人民惨遭杀戮。当时,湘、鄂、川、黔的数万土家族男儿,毅然应征抗倭,英勇杀敌,立下“东南第一战功”。土家族人民为了庆祝这一胜利,决定从正月初九开始,在有土司衙门的城镇集会,大庆三天。从前线归米的战士们表演了骑马、射箭、拼棍、砍杀等战术,当地的姑娘、小伙们,就临摹一些与农活相关的动作——烧灰、挖土、插稻禾、耕种、庆丰收等活动的舞蹈,边唱边跳,极富感染力,前方后院,共同欢庆胜利,“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千人叠,一片缠绵摆手歌”。从此,土家山寨便增加了在节日大跳摆手舞的传统。现在,每逢节庆,沿河城乡都会跳起摆手舞,欢庆节日。
土家族跳摆手舞多表现习俗生活、生产农事活动,或表现征战、狩猎。其主要目的是庆祝当年丰收,预祝米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一种歌舞化的祈天祭神活动。舞姿粗犷豪放,乐曲低沉回荡,震撼魂魄,在茫茫山野和空旷的江面尤显魅力和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