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马灯舞
锣鼓声响起,一匹匹白马步伐协调,扬鞭而来,执着而嘹亮的高亢,一下子划过长空……网上看到的这段马灯舞表演视频,让记者不禁对马灯舞及马灯舞的传承人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在淮阴区文化馆,记者见到了省级非遗淮阴马灯舞传承人——淮阴区文化馆副馆长董志广。
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董志广自1980年起从事文化工作,如今已有三十多个年头了,谈起马灯舞,他顿时打开了话匣子。
马灯舞的起源
关于淮阴马灯舞的历史,董志广娓娓道来,“淮阴马灯舞起源很早,成熟于明清,明末至民国是它的鼎盛时期。”
关于淮阴马灯舞的起源及其历史背景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兴汉三杰之一的淮阴侯韩信,因此淮阴马灯舞中的很多章法和行军布阵的阵法有很多联系和相似之处。淮阴马灯舞的阵法变化之繁是其它地方马灯舞不能相比的,淮阴马灯舞开场“拜锣鼓”传说和汉高祖筑坛拜将有关,其它如舞蹈中的“双剪股”、“蜕蛇皮”、“铁练扣”等都和韩信的许多阵法有关联。二是传说马灯舞是纪念王昭君出塞。第三种传说是到了清代,有一年大旱,洪泽湖干枯,眼看庄稼就要颗粒无收,唐僧西天取经所骑的白色神马执意要拯救百姓的困苦,从大海里驼水抗旱。神马爱民的至诚终于感动了上苍,上苍普洒甘霖。“根据众多说法和舞蹈阵法、步法考证,以韩信为起源说较为可信。”董志广说。
重演的艰辛
2005年,淮阴市全面普查全市范围内的民间艺术,淮阴区文广局和文化馆领导将这项工作交由董志广负责。经过排查访问,董志广从一个文化站长那里得到一条信息,在洪泽湖北岸一带,曾经流传着一个上百年的民间舞蹈——马灯舞,又称走马灯。有着近三十年基层文化工作经验的董志广,凭着对文化工作和对民间文化的热爱,和文化馆其他同志跑遍了淮阴区运南片所有乡镇,走访了十多个村子,访问了几十位老人,终于搜集到了有关马灯舞的重要信息。
吴城镇的联泗村和码头镇头庄村一带是过去马灯舞最盛行的地方,可是当他们来到这些地方后,想亲眼看看马灯舞的表演时,才发现马灯舞表演已经中断多年,当初演过马灯舞的艺人很多已经不在了,当地的中青年人也只是听说过却从未见过。短暂的失望过后,董志广等人挨家挨户拜访,终于找到了几位当年跳过马灯舞的老人。由于年代久远,这些老人的记忆里虽然还保存着马灯舞的模样,可是他们最年轻的已经七十多岁,许多老人都已是八九十岁的高龄,他们跑不动也跳不动,只能通过口述去描述当年马灯舞的盛况,要想让马灯舞重新面世困难重重。为了不让这一民间文化遗产流失,董志广当即决定,在村子里住下来,亲自向老艺人耿正兴拜师学艺。耿正兴老人是当地祖传的玩马灯高手,从11岁起就跟随爷爷耿立深、父亲耿三奎学习马灯舞,在当地很有名气。
随着经济发展,农村青壮年大多进城打工,留在家里的多是妇女、老人和孩子,加上许多村民不理解,重演马灯舞困难重重。然而经过董志广耐心宣传,终于使他们从了解到感动再到积极主动配合,最终参与进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支精心培训出来的队伍开始了第一次的表演,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董志广一边分析原因,一边积极向老艺人请教,反复组织练习,经过半年的演练终于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看到这支队伍精力充沛、动作有力、步伐铿锵、队列整齐,董志广感觉无比欣慰,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淮阴马灯舞
传承的信心
如今,淮阴马灯舞的表演队伍主要有吴城镇演出队、歌舞团、黄河广场老年演出队,共几十人。演出时,配上锣鼓节奏,声势宏伟,步伐协调,感染力非常强,将老淮安人带到了那个远去的时代,唤起他们埋藏在心底的回忆,常常赢得观众一片掌声。在淮安市第二届民间艺术节暨第三届淮扬菜美食文化节活动中,淮阴马灯舞荣获优秀表演奖、优秀组织奖。
现在,淮阴马灯舞已被成功列入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董志广正在为马灯舞的下一步保护和传承做方案。他说:“民间艺术形式的传承需要从年轻人,最好从娃娃抓起。如果能让马灯舞走进校园,将其设置成学校的文化特色课程,在学生中普及和推广,将对保存和传承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淮阴马灯舞:马灯舞也叫走马灯或跳马灯,顾名思义,其主要动作就是走,主要道具为马和灯,是淮阴区地方群众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形式,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地域广泛。马灯舞一般是在冬季农闲时举行的活动,大致进入农历腊月后进行组织和排练,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走村串户演出,演出时农户往往是放鞭炮相迎,演出完全是义务性的,也接受农户糕、果、糖之类的馈赠。演至二月二结束,并于当日举办拴马熄灯仪式,此仪式相当隆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