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海拾贝 > 舞蹈 > 正文

回眸中国影视舞蹈60年

2010-01-12 09:22:00    文化素质网

 百多年前,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了我国第一部黑白无声电影《定军山》,它的问世宣告了中国电影的诞生。而机缘巧合的是,京剧名角谭鑫培表演了戏中“请缨”、“舞刀”、“交锋”等精湛的舞蹈片段,成为无声电影所记录的主要内容。因此,中国电影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和舞蹈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成为今天中国“舞蹈电影”所追溯的源头。

    同样还有一个不能忘却的日子——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播第一天,选择了北京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院的前身)表演的《四小天鹅》、《牧童与村姑》、《春江花月夜》等节目进行了直播。中国电视与舞蹈的再次携手,拉开了电视舞蹈的帷幕。

    记忆

    新中国的成立为文艺工作的振兴带来新的曙光,在“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大量专业歌舞团和舞蹈艺术院校纷纷建立,各种艺术门类都在寻找符合当下中国国情和社会环境的艺术体制和规范。新中国的舞蹈艺术进入了全面起航时期,丰富的舞蹈资源为早期舞蹈影片的探索提供了必要的创作素材,一大批优秀的舞蹈作品被镜头永远保存,并成功地搬E了荧屏。存这个需要“记忆”的时代,一种新型的交叉艺术在科技的推动下悄然萌芽成长起来

    “热情洋溢”的20世纪五十年代.掀起了以“记录”、“保存”为目的的影视舞蹈创作热潮,这股热潮随着20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国舞剧的喜获丰收达到了顶峰。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整体上是“量大于质”的创作状态,国内陆续摄制了《苏联红旗歌舞在中国》、《西南高原的春天》、《民间歌舞》、《载歌载舞访中国》、《劳动的歌舞》等30余部歌舞纪录片。在这个“歌舞一体”的时代,舞蹈并未作为独立的对象被“解放”出来,但却形成了这一时期特有的风格:这些高举“革命”与“民族”旗帜的影片多以实况记录的文艺演出形式存在;大多以现实生活和斗争为主题,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与好莱坞歌舞片的梦幻式娱乐截然不同;电影技术的变化较少,属于更符合中国政治要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教化功能的记录影片。

    1959年,突破了单纯记录形式的舞剧片《宝莲灯》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改编自同名舞剧的大型彩色影片。随后一批“舞剧片”、“舞台艺术纪录片”、“歌舞艺术片”等记录和表现舞剧的影片陆续诞生。1961年根据同名舞剧创作的《蔓萝花》和以表现革命斗争故事为题材的《小刀会》都在电影技术与舞蹈语汇结合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突破。1965年,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彩色歌舞艺术片《东方红》成功搬上了荧屏,在叙事结构和影视技术的运用上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艺术风格。这些充满了时代印记的影片,伴随着影视舞蹈艺术的发展走过了“红色的探索期”。

    创新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拂动,人们在跨越了‘一个黄昏与黎明的交汇处后感受到一种全新的律动。舞蹈艺术创作首当其冲地涌现出许多富于突破性、开拓性的作品。而在科技的带动下,另一个传播平台的触角渐渐深入大众,它的影响力和传播速度远远超出了预期。

    20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的电视事业伴随社会经济、文化、观念的深刻变化电步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时期,看电视逐渐成为千家万户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消遣娱乐方式。音乐电视(MTV)创作的迅速发展对舞蹈的“电视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一批电视舞蹈艺术开拓者的探索下,电视舞蹈正式步入全新的发展期。中央电视台著名文艺导演白志群作为中国电视领域早期探索MTV的导演之一,其音乐电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温暖的家》等作品,充分利用舞蹈的表现力把歌曲内涵提升到一个“可视性”层面,引领了新视角下舞蹈电视的起步。舞蹈作为传统舞台艺术的时空概念被镜头颠覆后,一种新的语言法则和美学原则在不断地尝试和开拓。

    1986年,由余琳导演的电视艺术专题片《墨舞》根据美籍华人王方宇教授的新体书法,巧妙地将书法中轻重缓急的节奏与中国古典舞的韵律相融合,并以书法内容为题创作了10多个舞蹈,著名舞蹈家赵青以唯美的舞姿形象地表现了中国书画的艺术境界。1993年,艺术片《梦——舞蹈家刘敏艺术撷英》由“央视”播出,向世人宣布了中国“一部真正意义的舞蹈电视艺术片”的诞生。这部由白志群导演、刘敏表演的艺术片,采用舞台舞蹈与演员在外景环境中夸张的舞蹈化表演相结合的方式来渲染气氛,并在多种色调变幻中烘托出舞蹈之梦的意境,突破了一般记录性影视舞蹈作品的记叙方式。

    随着人们对传统舞蹈艺术的重视和传承意识的增强,一一批舞蹈纪录片和教育片随之与观众见面。1998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历时六年拍摄的“中国当代舞蹈精粹科研电视系列片”,先后制作完成了昊晓邦、戴爱莲、康巴尔汗、贾作光、陈翘5位舞蹈艺术家的记录艺术片,这一创举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影像文献”。多方面的影响。一些逐渐剥离开政治诉求的声画组合更重视表情达意和人性刻画,并为画面赋予了文化的内涵?舞蹈本身也早已不甘处于被动的记录地位,开始以~‘种平等的姿态参与创作,力求营造一种更符合新时代节奏的艺术样式。这些有意识的行为,使最初的“影视舞蹈语言”在创作规律的摸索和突破中得以产生。

    多元

    新世纪影视舞蹈的创作,被“个巨”、“时尚”、“大众”、“自由”等关键词所包围。当一种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期待以最潮流、最时尚的观念和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时,大众审美趋势的演变,进行着更具挑战意义的多元化碰撞。

    为了寻找电视与舞蹈合作的更加长期而稳定的时空载体,全国首个专业舞蹈电视栏目《舞蹈世界》于1999年9月在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揭开了电视文艺与舞蹈文化协同发展的全新一‘页。干禧之际,以《舞蹈世界》栏目的电视舞蹈作品展播过百部为契机,中央电视台成功举办了第一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首届大赛不仅确立了CCTV式电视比赛的基本构架,同时推出了《扇舞丹青》、《伞》等经典的电视舞蹈作品。如今,CCTV电视舞蹈大赛已经成功举办四届,无论是“无意识”还是“潜意识”,镜头关照下的舞蹈创作或“电视版本”的改编,其考究的画面构图与感人肺腑的情感挖掘已逐渐在“央视”娱乐品质的感召下归为一统,冠有“CCTV”品牌的舞蹈赛事也成为国内最受大众关注和效仿的舞蹈赛事之一.

    如鱼得水的舞蹈佳作凭借火型电视晚会这一‘平台更加快捷地走近大众,《干手观音》、《俏夕阳》、《小城雨巷》等优秀的舞蹈作品都是在“春晚”一夜走红的,观众对舞蹈的关注度也升至高点。而各地方电视台则是另辟新径,在美国舞蹈真人秀热潮的带动下,开始竞相举办融合本土特色的舞蹈真人秀娱乐节目,明星效应加时尚元素之定律成就了一路飙升的收视率。

    影视舞蹈创作个体的出现,为影视舞蹈的前沿创作和推广锦上添花。1999年刘春和肖向荣携手共建“空空舞室”,从而开始了现代舞创作与舞蹈多媒体结合的探索。他们在舞蹈多媒体创作开发上独树一帜,创作了《生命》、《硬币在转》等舞蹈影像作品。由李凝在济南成立的“凌云焰舞蹈工作室”则是坚守实验性的创作道路,搭建起实验艺术与普通民众之间的桥梁。此外, “生活舞蹈工作室”定期组织的舞蹈影像工作坊、雷动天下现代舞团举办的“跳格北京舞蹈录像节”等活动,为影视舞蹈的创作注入了清新的空气。

    此外,备受观众喜爱的舞蹈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如雨后春笋般袭来,其创作理念、商业运作更是凸显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如早年在国内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军中红舞鞋》、《跟着阳光跳舞》,以及近几年热播的《街舞少年》、《舞者》、《青春舞台》等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继二十世纪八|‘年代红极一‘时的电影《摇滚青年》之后,近几年国内歌舞电影创作又迸发出新一轮的势头,如2005年的《如果·爱》、2008年的《精舞门》、2009年的《斗爱》等,虽然比成熟的好莱坞歌舞片尚有很大的距离,但也为中国影视舞蹈多层面发展的道路留下了标识。

    2009年的今天,“一分钟跳格舞蹈录像比赛”已凭借网络平台展开角逐;首部校园舞蹈情景艺术片在山东艺术学院成功拍摄;大学生电影节舞蹈短片评奖将在北京开幕;根据舞蹈《中国妈妈》改编的电影开拍;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决赛在即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概括世间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也是知识进化的原动力。”在这个变化莫测、无所不能的虚拟空间,“舞蹈”的梦想有多大,“舞台”就会有多大!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