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年轻人在参加周末舞会。
1985年省群艺馆开了交谊舞普及班。
浙江在线09月18日讯 1979年除夕,改革开放第一年。人民大会堂的联欢会上,消失多年的交谊舞第一次出现。舞会上,在20厘米开外的距离间,一对青年男女优美地画着华尔兹的圈。
人民大会堂舞禁初开,让一些时髦的年轻人嗅到了肢体解放的味道。
从京城伊始,交谊舞的浪潮迅速席卷了西子湖畔。而先锋时尚的艺术青年,首当其冲地接受了这种西式的娱乐方式。中国美术学院陈列馆的周末舞会,就这样成为当时杭城青年趋之若鹜的时尚之地。
一张跳舞票有多珍贵?现在的人没法想象
1979年的一个周五晚上,南山路中国美术学院两层楼的陈列馆里,响彻起施特劳斯的圆舞曲,随之跃动的,还有斑驳的木地板上悸动的舞步声。
那一年,现任西泠印社副社长、浙江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的陈振濂,刚刚从上海考入中国美术院(书法篆刻专业)首届研究生班,恰逢舞会开始兴盛。作为相对年长又沉迷学术的研究生,与狂热的舞会青年比起来,陈振濂只是个旁观者,但美院舞会里呈现的热情与奔放,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每个周五晚上7点半,舞会准时开始。大家拿着限量发放的,粮票大小的油印入场券,赶到陈列馆。喇叭里传来施特劳斯的圆舞曲。环境很简陋,一群人围在里头,中间是一些校园交谊舞‘明星’的表演。不仅是年轻学生喜欢,我记得有不少五六十岁的老教授也跳得特别好。”
其实,从现在的眼光看来,当时的舞会条件实在很简陋。只是斑驳的木地板、大喇叭和几个简单的座位,没有闪烁的霓虹灯,没有夸张的电子音乐,更没有花样繁多的饮料点心。但这里却是杭城青年趋之若鹜的时尚之地。每到周五,浙大、杭大等杭城各大高校的时髦青年都蜂拥至此。还有许多不得其门而入的社会青年,在周围兜兜转转,等待夜里9点门卫下班后“伺机潜入”。
“每到周五,陈列馆门外总是挤满了自行车。入场券更是一票难求。票子有多珍贵?要是我们有多余的票子,送给杭大的同学,那算得上是一份大礼。而周末要是有外地朋友来,我们一定要请他们去舞会,对他们而言,那就算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了。”
尽管条件简陋,舞姿也不见得倾倒众生,但美院陈列馆里传来的圆舞曲,在当时的杭城却显得如此迷人。要知道,当时改革开放才一年,日常生活中人们几乎没有娱乐的选择,一个卡带机也不是每个百姓家都能拥有的,而小小的黑白电视,更是几年之后的事了。
从交谊舞到化装舞会,还有男生扮女装骗过所有人
而在陈振濂眼里,当时交谊舞之所以流行,不仅仅因为轻松休闲那么简单。“当时的娱乐,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紧密联系。那时,学校很鼓励大家跳交谊舞,工会还负责找老师来教大家。也许是经历了文革的‘压抑’,学习交谊舞,带有一种和世界接轨的意思。”
与此同时,在经历了十年浩劫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而通过舞会,许多年轻人,渐渐学会了如何与陌生人交际。当时的舞会上,邀请舞伴的方式非常西方化,一般女士点一下头,就走在男士面前了,落落大方。也有许多胆大的女生,主动邀请男士。但跳舞的时候,两人往往刻意保持着几十厘米的距离。
“我还记得,图书馆的一位女老师,因为我常去看书而认得我。有一次,她把14岁的女儿交给我,问我能不能带她去舞会。这在今天看来,有些难以理解,但当时的确有不少孩子在舞会上学跳舞,而这位母亲,只是希望女儿能提前了解社会的交际方式。”
不久,标新立异的艺术青年们,开始不再满足于一成不变的学院舞会,于是美院各个系开始争相举办自己的舞会,各有特色。学校里几位技术出众的“舞王”,因此成为很抢手的明星。染织专业的漂亮女生,更成为风靡舞会的女主角。
不久之后,更新奇西化的新年化装舞会随之出现。
“每年12月31日的新年化装舞会令我印象最深,那是同学们新年里最翘首企盼的日子。大家的打扮都很专业,有化装成骑士、白雪公主、李逵、还有火枪手……记得有个国画系的男生男扮女装,非常漂亮,骗过了所有男生。”陈振濂记忆犹新。
●助读
流行语——
1、五讲四美三热爱
2、一对夫妻只养育一个孩子
3、包产到户
4、“个体户”、“万元户”
5、粮票
6、邓丽君
流行地标——
1、柳浪闻莺露天舞会
2、中山中路“吉他角”
3、六公园“英语角”
4、工人文化宫
5、香格里拉饭店交谊舞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