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海拾贝 > 书画 > 正文

名家书画“意念”造假法辨识

2009-04-09 19:26:47    黄鼎 /上海证券报

编者按:懂得书画的人,一定也是书画行当的鉴赏高手吧。

书画辨真伪,不容置疑地必须着眼于被鉴定物的所有笔迹做判断(若不这样则更错)。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凡是笔迹系“真”的成品就一定毫无问题呢?答案却是否定的。

在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诸多名家书画中,有的若是单纯局限于笔迹做鉴定它或许是真实可靠,即所有笔墨均系作者亲笔。但要是从“整件作品”的概念或提升到作品的完整的艺术构思思想性的高度看,它却有可能不是“原装”的,或者是不完全的“真”,这就是“意念造假”的字面涵义。像在书画鉴藏与经营界中较普遍存在的,随名家作品所有者的个人意志为转移,随意挖补、拼接、拼凑、拆分、乱题跋、乱盖章等诸如此类的鲁莽、轻率的举动,严格说它们与“破坏作品”没有什么二样。

从策划者的动机和操作方式做分类理解,“意念作伪”有挖款、画面挖补、“滥”盖图章、乱题跋、拼接、拆分、拼凑七种形式与策划实施后的不同成品状态,此次只说“挖款”成品,算是“点到为止”。

名家书画被挖去上款的现象,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据我观察,凡是被挖去上款的名家作品,其创作时间多数是集中在廿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这个时间段。那时,在世的书画名家作品基本上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一些单位或个人一般只要以“精神”的代价就可轻易得到或多或少的名家作品。那些书画不少都题写有上款,这使得观者一看作品便知道它的“无偿”授受者的人名。

国内书画市场兴盛后,名家书画作品的价格逐渐水涨船高。有的人想把手中的名家书画作品拿去交易,碍于不难理解的面子问题,他们便想到将上款挖掉,哪怕客观上影响到作品的艺术性与市场价值,还是有人在所不惜。虽然其初衷绝不是为了“懵人”,但作品便因此留下了一块“疮疤”或“窟窿”,以致于影响当局作品的完美度(主要在作品章法的完整严谨性与款文的自然与通畅)。在我们所接触到的挖款作品中,有的只挖作品授受者的名字,称呼等其他相关的文字统统留着,其破坏性还相对小些;有的人则请装裱师傅动大“手术”,往往还要把与上款有关的文字统统清除掉,旨在能使画面不留下挖补的任何痕迹。

1997年秋季在南方某拍卖公司我刚看到了一件周昌谷花卉题材真迹作品图1时,该画作上明明署了上款。到后来该画又数次出现于另外的几家拍卖行时,原作的上款连同谦词忽然间就全部“匿迹”了,画面也因挖款显得空洞虚脱起来,见图2。抑或该成品的收藏人至今并不知悉此画曾被“意念造假”过吧,否则他一定会感到“若有所失”!

要判断是否属于“挖款”类型的“意念作伪”成品,至少在二个方面要提高敏感度:一是对每一件书画作品的章法结构的自然与否要心中有数,因“挖款”后其题款部位必显或大或小的异常;二是对成品纸面的状态要格外留心,凡挖了款的书画其材质的表面就几乎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通常只要将待判断的成品举过头顶,借用光亮从背面照一下疑为“挖款”的局部,就可看出端倪。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