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海拾贝 > 书画 > 正文

中国独特的印章艺术

2007-10-18 13:31:21    佚名/中国印章材料网

编者按:印章作为中国的特殊文化之一,有着其鲜为人知的璀璨和神秘。遗憾的是,印章在现代社会多作为一种文印凭证工具使用,其后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少已被掩盖。现在,就让我们重温那美丽多彩的文化吧!:)

“印章一方,以辨真伪”。在民间,许多人家都有印章。印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直到今。

说起我国印章的产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它是群众根据需要而发明创造的。古代,人们在封存或递送物件时,光用绳子扎住,怕被别人拆动,就在绳结上封一块泥,把印章盖在泥块上封口。这种泥块叫“封泥”。后来传递文书(写在竹木简上),封库房也用印章封口,这就是印章的前身。

根据史籍记载,印章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才产生的。最早的印章使用,在春秋时代。到了战国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为了保证商品交换的安全转移和存放,需要有一个信用上的凭证,印章才大量使用,并成为当时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今天遗存的大量古玺印中,就有许多是战国时代的。《周礼、司市》载:“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货贿,指货物通行。玺节,古时经商所用的符节。玺,就是印章。可见当时已有将印章作为凭证的习俗。

印章,最早时称“玺”,为一种信物,人人通用,不分贵贱。古代以印信封记的文书,统称“玺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天子的印章称“玺”,臣以下称“印”,并规定了多种等级的印章(包括质地、钮制、大小等)。秦以后玺便成了皇帝专用的印,“玺书”也成了专指皇帝的诏书。唐武后时曾将玺改称为“宝”。汉以后官印也有称“章”的,或连称“印章”。在印文上,还常常增用“之印”两字。因为汉代相信“阴阳五行说”,认为“汉据土德,土数五”,用五个数是吉利的象征。反映在印章上,就用五个字,如“牙门将之章”,“丞相之印章”等。唐代官印有称“记”的,或称“朱记”,以别于墨印。因印章有鉴藏图书的作用,后误称印章为“图书”,转化为“图章”,沿用至今。明太祖时,因发现官场中在使用印章时有作弊现象,就规定用半印的办法,即要两个半印相吻才有效,以严关防。后称这种半印为“关防”。现在,有的单位的介绍信,为防伪造,在存根与介绍信之间,也盖一个骑缝章,有类似关防的作用 。

印章开始使用时主要作为物品交换交接时的凭证。后来,逐步扩大了使用范围。手工作业者在制造某一种器物时,往往将自己的名章烙在上面,以示负责或区别于别人的同类产品。也就是说,将印章作为在器物上的记名之用。有的在某一器物以及动物身上,也印上图记,如战国时代标准器量上用的专用玺和在马身上烙上“常骑”大印等。也有作为某种金印的形式,如战国时代楚国的金印,就用玺印盖成。作为随身携带的佩印,多用以辟邪。这种印,中有孔,可以穿带子。印上多刻吉祥语或迷语。用印殉葬是古时的风俗。开始是生前用什么印,死后就用什么印殉葬,后来真的官印上缴了,或因是世袭官职,真的印要留给子孙用,便再制作一方作为殉葬品。

到了南北朝纸张和绢的生产发展了,印章的应用日益广泛。它可以直接盖在绢或纸上,并开始使用印色。印色,也称“印泥”,最初用墨色。后来多用朱红色。唐宋以后,书法家和画家在签到、鉴定和收藏图书、字画时,往往用自己的印章代签名,或签名后再盖章,既表示负责,又是一种艺术美。特别是书法家和画家在自己的作品上落款时,必定在名字下盖章,而且往往不只盖一处。这表示作品是真迹外,又是一种艺术处理。这种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战国时代的官、私印,大都为铜质,间也有用玉、金、银、铁、铅、水晶等。官印中玉最贵重,金次之,银又次之,一般官都用铜印。宋代官印也有用瓷的。私印,就是姓名印,以前主要是用玉、牙、角等。用石头刻印是明代以后的事。据说,用花乳石刻印是元代画家王冕。这种石头质地较松,易于运刀,用刀做印材,篆刻艺术也就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明文彭治印,开始也用牙骨,后来才用冻石(花乳石的一种)。据传,文彭在任南京国子监博士时,有一天,坐着一顶小轿上街,看到一头驴子驮着两筐冻石,一老翁跟在后面挑着两筐冻石,还在同一个人争吵。文彭停下来询问,原来有人买了老翁的石头,却不肯付力钱。文彭征得老翁同意,用钱买下了四筐石,又多付了力钱。他回家后试用冻石刻印,效果很好。冻石之名始见于世,并艳传四方。这说明,明代已由石章代替了玉章、铜章、牙章等,成为主要的印材。直至现在,虽然还有牛角章、水晶章、象牙章等,但石章仍占主要地位。特别是鸡血石、田黄等,更是珍贵的难得材料。在石章尚未出现以前,一般由书家书篆,工人制造,都是采用铸印或凿印的方法。使用花乳石以后,文人才可能亲自参加刻印,从而大大提高了篆刻的艺术性,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篆刻事业的发展。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