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海拾贝 > 戏曲 > 正文

“小人物”撑起南京相声一片天

2007-06-05 22:30:23    南京日报

编者按:现在,哪里的晚会少得了小品、相声这样的节目呢。

在国内曲艺界,“南京是‘南派相声’的根据地”一说没有争议。早年,侯宝林、刘宝瑞等大师,都有在南京夫子庙演出的经历。他们之后的马季、姜昆、冯巩等人,比前辈到南京演出的次数就更多了。相比之下,南京相声界也是人才辈出,张永熙先生领衔,周围有李国先、梁尚义、吕少明、马克等观众熟悉的人物。这其中,还有一位“非著名相声演员”丁少华不能不说,他虽然在舞台上的“亮度”不及李国先、梁尚义等人,但在幕后却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相声推手”。因为他的尽心和努力,“六一”落幕的“金陵五月风”南京少儿相声大赛,让人看到了“南派相声”后继有人,重现生机的景象。

生活、工作在基层的丁少华,现在是建邺区滨湖街道文化站站长。因为他痴迷于相声表演,又是一位业余相声演员,所以这辈子和相声难分难舍。这次少儿相声大赛,进入决赛的22名选手中,竟有21人来自他的少儿相声培训基地。6月2日,记者和丁少华聊到这个话题时,他眯缝着一双虽然小但充满智慧的眼睛,笑容可掬地说:“看到这些孩子每抖一个包袱,台下便笑声阵阵,我这心里就很满足,这证明我的辛苦没有白费啊!说心里话,近些年来,南京的相声已经缺少了当初的氛围,当年和我一起学说相声的人,能坚持下来的已屈指可数。我呢,太喜欢这个了,丢不掉,所以至今还在这个圈子里忙忙碌碌。”

今年45岁的丁少华,学说相声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像马季、姜昆那样的相声名家。然而,由于他的普通话有“缺陷”,机遇并没有垂青他。20多年过去了,与名家相比,他还是一个“非著名相声演员”。不过,由于常年坚持在滨湖街道11个社区、全市以及周边地区演出,并办起全国第一个免费相声培训班,渐渐的他被一批人所熟悉,甚至在滨湖街道还有了“喜剧之王”的美誉。丁少华说:“我哪敢称什么‘王’呀,只是这辈子喜欢相声,看到有些孩子想学,我就愿意免费教他们,给他们一些启蒙教育,没准他们当中以后会出个‘冯巩’、‘大兵’呢!”

扎根相声界,推动了南京相声事业发展,丁少华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好学、勤奋,无论走到哪里,身上一直揣着一个小本本。每天在基层干工作,他总爱收集一些有意思的故事,时间久了,老百姓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成了他相声作品里的素材。几年来,他创作了百余个段子,有的还在全国获过奖;另一方面是他身后有人“撑腰”,他平时办讲座、搞汇演,名家张永熙、李国先、梁尚义等有请必到,分文不取。丁少华谦虚地说:“我其实是个‘小人物’,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干不成这么多事。”

丁少华是2003年受聘担任滨湖街道文化站站长的,4年来,他利用各种办法动员社区里面的老人、孩子,还有一些上班族来学相声、学唱歌、学表演。现如今,文化站已有曲艺队、京剧队、越剧队、少儿舞蹈队、老年合唱队等20多支业余团队,成为建邺区社区文化的一颗明珠。他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老百姓喜欢通俗艺术,尤其偏爱相声、小品,因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幽默,有了幽默,生活就会变得更加快乐。”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