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一生做了三件大事,一是把相声从地摊搬进了剧场,使相声登上了大雅之堂;二是把相声从“倒末二”变成了“压大轴”,提高了相声的地位;三是加工整理了一批传统相声段子,使相声成为一门艺术。
解放以来,相声这个短小精悍、喜闻乐见、机动灵活的文艺形式受到各阶层人士的青睐,没有相声就不算晚会,没有相声演员就不是文工团,相声无处不在。虽然相声被当作多功能全方位的宣传工具,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对相声展开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而是任其发展,这就使相声三起三落。
60年代初,华君武有一幅漫画《听相声》,收音机旁趴着一位愁眉苦脸的老头,卧着一只昏昏欲睡的猫,表明相声第一次跌入低谷。80年代初,《中国青年报》又展开了一次有关相声危机的大讨论,这是第二次跌入低谷。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倪萍访谈》,又揭示了相声的第三次低谷。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按照相声艺术的自身规律发展相声。
相声具有五个特性:
第一,“笑的艺术”。没有笑料就不是相声,所以相声不能承担严肃的不宜产生笑料的主题。不能因为相声受欢迎,就什么专题晚会都把相声拽上去,结果只能“搞笑”,只能“胳肢观众”而令人生厌。
第二,“语言的艺术”。相声以说为主,笑料来自语言,形体、动作、学唱都只能配合语言而不能喧宾夺主。相声的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还归于生活,只有拥有“马大哈”、“妻管严”、“冒号”这些被人们反复使用的精妙语言,才能成为相声精品。
第三,“自然的艺术”。相声不化妆,没有角色划分,没有表演程式,没有舞台腔,完全是相声演员自身条件的自然流露,所以,在相声界划分流派实在是东施之举,拜师傅、论班辈更是旧社会“行帮”的陋习,容易形成排斥异己的团伙。
第四,“现场艺术”。相声直接面对观众,根据观众的笑声和掌声来判断“包袱”成功与否。相声演员还要根据观众的欣赏水平来变换抖包袱的手法。通过“审查”把相声定型化,削弱了演员二次再创作的能力;再通过电视的广泛传播,使相声变成一次性产品,没有了研磨也就没有了精品。
第五,“综合艺术”。相声是由若干母艺术综合而成,相声演员必须直接从母艺术中汲取营养,掌握的母艺术门类越多,创造包袱、抖包袱才能游刃有余。现在已经有了中专级别的相声学校,遗憾的是教师只有清一色的相声演员,而没有京剧、声乐、话剧方面的老师,就难以培养出说学逗唱俱佳的全面人才。
根据上述特点,要发展相声必须从多方面入手。一是组织一批相声理论的研究人员,深入研究相声的创作理论和表演理论;二是理顺作者与演员的关系,不能把演员的再创作视为改编,以保证作者的合法权益;三是电视晚会必须从剧场选拔成熟的段子,避免为晚会单独创作一次性的急就章;四是停止拜师的传媒报导,打破门户之见,广泛吸收人才,鼓励百花齐放;五是开放多层次市场,恢复计时收费的小剧场艺术,以给相声创造研磨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