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国内画廊总数在逐年增加、画廊产业日渐红火。只要你打开任何一个综合性网站的搜索引擎,输入“画廊”两字,都会看到上百家画廊的名字弹跳出来。每家画廊都在虚拟的展厅里展示着自己所能网罗得到的作品,进行网络推销。除此之外,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画廊作为艺术品的一级市场,近年也日渐兴旺,尤其是在艺博会等大型书画艺术品市场上,其所起的作用更是越来越突出。
尽管如此,真正意义上的画廊,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是存在着相当的距离。画廊门庭冷落的现状,除了自身的原因外,也许与普通大众的潜在意识不无关系。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不少市民的眼里,画廊只不过是达官贵人的进出之地,与布衣无缘。看来,画廊要生存和壮大,还有一件亟待解决的事情,就是要消除其高不可攀的固有形象,成为普及美育理念、提高城市品位的基地,以亲民的姿态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
对此,逸品堂的副经理方复认为,“确立画廊自己的风格,建立画廊的信誉和权威是吸引市民的关键所在。”逸品堂这类老字号画廊,以传统岭南文化为根基,受到不少中老年顾客的青睐。相较之下,广州画廊群体中的新生一代,其前景则呈现出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多元性。而笔组画廊主人姚佳却表示,承办装置、摄影、视频/音频、讲座、论坛等,也不失为一种吸引各阶层社交人士的好办法。
一方面,画廊应该放下架子,尽量与平民大众靠近。另一方面,市民心目中关于画廊的传统概念也应该有所改变。其实,无论画廊经营的是价值连城的宋元字画,还是物美价廉的民间工艺品,它都不仅仅是做生意的地方。画廊所包含的艺术容量,蕴含着艺术对生活的反思和超越,值得人们去领略和思考。正如著名旅美画家陈丹青所言,虽然画廊提供的作品只相当于艺术发展某个时期的“切片”,但它的确为圈子外面的人群提供了一个迈过偏见的门槛,直接扫描艺术“生态丛”的机会。理想的画廊应当是立体的美术史词典,或者是分散的迷你美术馆,搜罗遗散在民间的珍品,延伸着大型美术馆的功能,同时成为新型艺术家出道的阶梯。
此外,画廊和酒吧、咖啡馆、美术馆、会展中心一样,是城市的另外一张脸,是日常生活的华丽变身,也是都市文化的最好诠释之一。在纽约、巴黎这些艺术家们蚁附鳞集的艺术之都,定期出版的《画廊指南》有如厚厚一摞电话簿,密密麻麻印满画廊的名字、地址、展览预告以及街区地图;去画廊参观展览,对当地普通百姓而言,如同去电影院一样平常。在纽约,名噪一时的东格林威治区、苏荷区、麦迪逊大道画廊群,在上世纪80年代末全美经济衰退期间经历的悲喜巨变,俨然已经成为纽约市城市历史上重要的一笔。
广州正在向国际化大都会迈进,纽约的画廊群、伦敦西区的歌舞剧院、巴黎的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或许都将在不远的未来,出现在广州的街头,并且成为广州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兴许有一天,在广州的街头,你可能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不在画廊,就在去画廊的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