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海拾贝 > 书画 > 正文

杨佴旻简介

2004-11-29 22:25:46    世纪艺术家

编者按:先让我们认识一下来自“笔墨与色彩”的新境界的画家杨佴旻先生。

杨佴旻出生在中国保定。1964年出生在中国曲阳,日本东洋美术研究所名古屋水墨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圣赛德艺术中心客座研究员(美国),名古屋艺术潮实施委员会国际企画委员长。现为日本东洋美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美国圣赛德艺术中心客座主任研究员,中国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曾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中国)、拉劳美术馆(法国)、帕斯高艺术中心(美国)、圣艺术画廊(日本)、纳德画廊(美国)、可创艺苑(中国)、白川画廊(日本)、格林特画廊(荷兰)等举办个展近二十次。

他是近年来活跃于国际画坛的中国艺术家,曾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内重大展览并获奖。

1987获 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佳作奖(北京)。1989年参加中国美术大展(香港)。1990年参加 全中国版画版种大展·全国第五届三版展(西安)。1992年参加现代中国美术作品展(都灵)。1994年参加中国油画静物展(北京),参加北京首届国际美术教育研讨会(北京)。1997年获都灵国际美术展特别奖(都灵)。1998年获东京银座绘画展优秀奖(东京)、参加东京银座绘画邀请展(巴黎国际绘画邀请展(巴黎)。参加第二届深圳水墨画双年展(深圳)、参加第一届名古屋艺术潮(名古屋)。2001年参加西雅图当代艺术邀请展(西雅图)、参加第二届名古屋艺术潮(名古屋)、参加今日的中国美术---袁庆禄、李彦鹏、杨佴旻作品展(名古屋)。2002年参加21世纪中国优秀艺术家邀请展(南京)、参加 第三届深圳水墨画双年展、参加第三届名古屋艺术潮(名古屋)、参加哥伦比亚当代绘画邀请展(哥伦比亚)、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北京)。2003年获哥伦比亚首届世界绘画贡献奖(哥伦比亚)、参加第二届深圳水墨论坛(深圳)、参加圣彼得堡建市300周年当代艺术邀请展(圣彼得堡)、参加第四届名古屋艺术潮(名古屋)、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北京)、参加新写意水墨画邀请展(北京·新加坡)。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关山月美术馆(中国)、圣赛德艺术中心(美国)、帕斯高艺术中心(美国)、本田艺术博物馆(日本)、春日美术馆(日本)、拉劳美术馆(法國)、圣安纳美术馆(荷兰)等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

艺术评论家郎绍君、水天中、刘晓纯、陶咏白、翟墨、贾方舟、刘晓路、马钦忠、高城昌史(日本)、有吉由美(日本)、高桥英二(日本)、史迪威.卡雷特(法国)、高玛吉(美国)、劳里艾鲁(美国)、巴巴拉.布莱克思(美国)、路易.瓦萨莱尔(荷兰)等专文评介。

出版有《1992-1999杨佴旻》(1999年·中国)、《东方与西方的融合-杨佴旻的艺术》(2000年·美国·英文版)、《杨佴旻水墨画作品集》(2002年·中国)等。

在《文艺研究》(中国)、《江苏画刊》(中国)、《中国艺术》(中国)、《美术观察》(中国)、《美术研究》(中国)、《美术界》(中国)、《美术向导》(中国)、《画刊》(中国)、《艺术家》、《艺术报》(台湾)、《新艺术》(美国)、《文化与传播》(美国)、《新艺术新闻》(美国)、《拉劳艺术》(法国)、《艺术鉴赏》(法国)、《画廊》(日本)、《展览与评论》(日本)《艺术新闻》(日本)、《艺术空间》(日本)、《艺术世界》(荷兰)等专业刊物发表作品。

哥伦比亚世界绘画贡献奖执行主席阿瑟F约翰逊指出∶“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影响下,人类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观念和艺术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一个世纪的沿革,艺术创作的切入点已经越来越“行为”与“观念化”。当代艺术对技术的鄙薄已经使艺术的审美功能被大为消解;杨佴旻的绘画坚守着艺术的传统意义与现代精神。

他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非凡的表达力,成功地融汇了东西方绘画,创作出了独树一帜的笔墨色新规范,把水墨画从传统型推进到了现代型,开创了水墨画的“笔墨与色彩”的新境界。他经过长期不懈的试验探索,创造出了一套特别的绘画新技法,一套在绘画传统里所没有的新技法。他的发现是划时代的,他的发现激活了绘画艺术的潜能,必将使绘画进入到一个更为崭新的境界。他的艺术实践在文化艺术的自我反省与东西方文化融合中赢得了世界绘画领域的高度赞誉。他根植于中国,融汇西方,大胆进取,锐意革新,成功地跨越了东西方文化的鸿沟,拓展了绘画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他的艺术独树一帜,堪称楷模”。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