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话剧史的通常说法,中国早期话剧的产生应从1907年算起。 而在19世纪末,上海就已经有了这类的演出。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上海、广州口岸,租界建立,外国侨民定居,基督教、天主教渗入,中国留洋学生也日渐增多。当时旅沪外侨组织起业余演剧团,排演过一些世界名剧。以后又有教会学校学生,如圣约翰书院、育才学堂、南洋公学模仿西方演剧方式,用英语朗读或排演西方戏剧名著片断,或自编自演反映现代生活的戏。这些活动,使上海知识阶层开始接触和认识了一种异于中国戏曲的新的戏剧形式。 1899年12月24日戊戌变法失败,上海圣约翰书院在圣诞节时排演了两出戏。一个是英国短剧,一个是新编时事新戏《官场丑史》。1900年9月28日,上海育才学堂上演了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和“江西教案”为题材的时事新剧。1901年1月20日至2月18日,上海南洋公学以“六君子”和“义和团”为题,编演了时事新戏《六君子》、《义和团》和《经国美谈》。不仅在上海,天津等地也有学生剧运。 严格说来,这些最初的演出很难称得上是纯正的话剧,有些甚至是夹杂戏曲演出的。1907年2月,中国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受日本新派剧的影响,在日发起成立“春柳社”,演出了《茶花女》片断。 19O5年寒假,中国早期话剧艺术家、活动家汪优游组织起最早的学生业余演剧团“文友会”到校外演出,引起社会注意。 1907年,李叔同创办的春柳社、王钟声主持的春阳社,先后在东京和上海演出《茶花女》片断和《黑奴吁天录》,被认为是中国话剧发端的标志。 19O8年,王钟声、任天知携通鉴学校学生演出的《迦茵小传》,为中国用此新演剧形式的比较成型的一次演出,时称“新剧”。 当时在日本积极从事新剧活动的还有欧阳予倩和陆镜若等人。他们向日本新剧艺术家学习演技,借鉴表现方法,不用中国传统戏曲方式,而以西方话剧的布景、灯光、服装及分幕、分场的方法演戏,从此开了中国早期话剧的先河。 1910年任天知在上海创立“进化团”,这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个职业性新剧团体。1912年,陆镜若在上海成立“新剧同志会”……。 整个20年代前后,是中国早期话剧蓬勃发展的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新民社”、“民鸣社”、“春阳社”、“启民社”、“开明社”、“文明社”、“民众戏剧社”、“上海戏剧协社”、“南国社”、“艺术剧社”、“辛酉剧社”等等。当时的早期话剧活动家还有宋春舫、唐槐秋等。演出了很多宣传辛亥革命的戏,如《秋瑾》、《徐锡麟》、《共和万岁》等;外国戏剧《华伦夫人的职业》、《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娜拉》、《卡门》等。因为这种新戏不同于传统的戏曲,时称“文明新戏”或“文明戏”。 当时的文明戏有些不正规的特点,如有的在剧中另外加上和戏的内容不相干的大段政治演说;有的没有剧本,只有幕表;有的为吸引观众,在幕间加演说唱、滑稽、杂技;剧中所有女性角色大都由男演员扮演等等。 辛亥革命前后,新剧发展迅速,出现不少有影响的新剧人才、团体和剧目。任天知主持的进化团,陆镜若、欧阳予情主持的新剧同志会等演出的《新茶花》、《东亚风云》、《猛回头》、《家庭恩怨记》等剧均已立足上海,影响全国。 早期话剧是附丽于革命的,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革命进入低潮,新剧也逐渐蜕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