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提起京剧,自然离不了“生旦净丑”,而其中的旦更是出彩的角。自京剧发展以来,那妩媚动人,风华绝代的旦只要往台上一站,那姿势就足以令男女老少为之痴迷。可是奇怪的是,这些迷人的旦角竟多由男性塑造,而且那程式竟比女人更胜几分。 |
|
对中国戏曲稍有了解的人,谁都不会怀疑中国京剧男旦对推动中国戏曲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被视为国剧的京剧二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男旦的成就绘就了其中绚烂富丽、珍贵厚重的篇章。在这个特殊的领域里,产生了数位享誉国内外的大师级表演艺术家,推出了数量质量都堪称惊人的剧目,创编了数不胜数的精彩唱腔,塑造了目不暇接的生动感人的女性艺术形象。
关于中国京剧的起源,戏曲史专家把1790年前后四大徽班进京定为标志,但在京剧形成之前的演变时期,舞台上的旦角是怎样一个状况,似乎追究得不是很细。总之,到了1840年京剧形成的初期,京剧舞台上只有男演员,没有女演员,而且女性连戏园子也是不让进的。舞台上可以没有女演员,但是不能没有女角色,于是那些相貌、嗓音“靠近”女性的男伶便承担了旦角的表演。那时的剧目多以生行戏为主,旦角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几百年戏曲表演的艺术积累和积淀,加上徽剧、汉剧、昆曲、弋阳腔、京腔等在京剧演变中提供的丰富营养,京剧男旦的起点不会太低。在画家沈容圃绘制的“同(治)光(绪)朝名伶十三绝图像”(约1862-1909)中,便有了梅巧玲(梅兰芳祖父)、刘赶三、余紫云(余三胜之子、余叔岩之父)、时小福、朱莲芬扮演的旦角形象。进入20世纪,西风东渐,民主思想影响日深,女观众可以进戏园看戏,女性题材的剧目得到重视,同时男旦的表演也日臻成熟,从而给男旦提供了发展空间。
男旦表演最早的有影响的人物是胡喜禄(1827-1890)、罗巧福(生卒年不详)。胡喜禄是余三胜的主要配角,也是京剧旦角最早的新腔创造者,对后来京剧青衣表演的艺术发展有很大影响。罗巧福是梅巧玲的师傅。同时期有影响的男旦演员还有梅巧玲(1842-1882)、时小福(1846-1900)、余紫云(1855-1899)等。但这一时期男旦表演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陈德霖和王瑶卿
陈德霖(1862-1930)是谭鑫培在光绪年间的主要配角,以唱工著名,昆乱兼能,他在表演上的最大特点是能从剧情和人物性格出发,用唱腔的变化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把京剧青衣的演唱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被人赞为“青衣泰斗”。
王瑶卿(1881-1954)是继胡、罗、梅、余、时、陈等之后,京剧旦行最享盛名的演员,有“新派青衣领袖”之美誉。1905年搭同庆班与谭鑫培合作,1909年自己挑班演戏,成为京剧界旦角挑班的第一人,也创立了第一个旦角表演流派——王派。王瑶卿的演技博采众长,承前启后,打破了旦角行当的界限,对唱、念、做、打都进行了新的创造。1924年后因嗓音渐差淡出舞台,主要从事培养新人的工作。他的入室弟子数以百计,现代京剧界的优秀旦角,大多出其门下。他的教学既注重打好基础,又因材施教,还帮助技艺上成熟的演员进行创造,予以完善。“四大名旦”的表演风格和唱腔的创立,都得益于王瑶卿的悉心指点。他的主要传人除“四大名旦”外,还有徐碧云、张君秋、王玉蓉、杜近芳、刘秀荣、谢锐青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戏曲学校校长。
20世纪20年代以后,旦角表演艺术迅速发展,享名者在北方有徐碧云、于连泉(筱翠花)、王蕙芳、朱琴心等;南方则有欧阳予倩、赵君玉、刘筱衡、黄玉麟、小杨月楼、黄桂秋等,他们在表演上各有所长,各自拥有自己的观众。不过影响最大的当属“四大名旦”。1927年,北平《顺天时报》举办了一次京剧旦角名伶评选活动,读者的投票结果是,梅兰芳以《太真外传》、尚小云以《摩登伽女》、程艳秋(砚秋)以《红拂传》、荀慧生以《丹青引》、徐碧云以《绿珠坠楼》荣膺“五大名旦”。因徐碧云较早离开舞台,之后观众中就只流传“四大名旦”了。从京剧发展史看,四大名旦的出现是京剧走向兴盛的重要标志,京剧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京剧舞台也由生行戏为主,转为生行戏、旦行戏平分秋色的局面,有时甚至旦行戏风头压过了生行戏。四大名旦分别创立的梅派、尚派、程派、荀派成为京剧园地里的奇葩,长期以来深受观众喜爱。
名列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1894-1961)8岁学戏,10岁登台,20岁出头开始挑班。梅兰芳扮相端庄秀丽,嗓音宽圆甜亮,家学渊源又承师多家。在表演上唱念做打皆精且有新的发展,糅青衣、花旦、刀马旦为一体,台风雍容华贵,典雅清新。他借鉴其它剧种的优点,创造了不少新的表演程式,在舞美、服装、扮相方面也有重大改革。他对传统剧目作了很多修改和提炼,许多戏经他重演而面貌一新;另外,他还创编了许多古装新戏。代表剧目有《太真外传》、《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等。梅派艺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旦角表演艺术的高峰。梅兰芳还是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并获得国际盛誉的第一位戏曲表演艺术家,他曾于1919年、1924年、1955年三次赴日演出,1929年底至1930年初赴美演出,1935年赴前苏联演出,均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国际上把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与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俄罗斯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并称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梅派艺术传人有李世芳、魏莲芳、张君秋、言慧珠、杜近芳、梅葆玖等。
尚小云(1899-1976)6岁学戏,师承多家,1927年挑班。尚小云在表演上堪称全才,表演风格内刚外柔,声情洋溢,英武中显妩媚,擅长表演带有侠气的妇女形象。他根据自己的特点,主要创演文武并重的戏。他是四大名旦中继承传统较多的一位,但也大胆创演异国故事,扮演少数民族女性,在剧中引入西方舞蹈和少数民族歌舞元素,别开生面。他塑造的女性形象多为过去京剧舞台所罕见,丰富了京剧旦角的表演。代表剧目有《昭君出塞》、《福寿镜》、《摩登伽女》、《十三妹》等。其门生有杨荣环、孙荣蕙、尚长麟等。
程砚秋(1904-1958)6岁学戏,11岁登台便获好评,18岁独立挑班。程砚秋幼功扎实,13岁倒仓后嗓子欠宽亮圆润之音,于是刻苦锻炼,又得益于王瑶卿的帮助,以极深的功力创造性地练出了“脑后音”,为旦角声腔唱法开辟了新领域,形成了程派所特有的内强外弱、内刚外柔、声虽闷而能达远、音虽幽而韵味厚的艺术效果,最善于表达凄楚哀怨、缠绵悱恻的内心情感,广为观众喜爱,学者甚多。程砚秋成名后专工青衣,尤致力于悲剧的研究,在京剧界以擅演悲剧而执牛耳。代表剧目有《锁麟囊》、《文姬归汉》、《荒山泪》、《窦娥冤》、《英台抗婚》等。程派艺术难学难精,传人中著名的有高华(高实秋)、陈丽芳、赵荣琛、新艳秋、王吟秋、李世济等。
荀慧生(1900-1968)7岁学戏,8岁登台,17岁独立成班。他青衣、花旦、花衫、刀马旦无一不精,喜剧、悲剧皆擅长,戏路之广、排戏之多为四大名旦之冠。他的演唱以柔为主,柔中见刚,表演上善于将传统表演程式生活化地运用,他根据剧情和人物需要创造的许多表现少女、少妇特有姿态的表情、动作、身段,都是过去旦角中所未有的。他的表演细腻、亲切、谐趣,塑造的形象俏丽妩媚,具有生活化、大众化的特征,适应广大市民的审美情趣,一时竞学和吸收荀派艺术成为时尚。代表剧目有《红娘》、《红楼二尤》、《金玉奴》、《荀灌娘》等。荀慧生收徒甚多,后来有影响的有宋德珠、毛世来、童芷苓、李玉茹、吴素秋、赵燕侠、宋长荣、荀令莱(其女)等。
四大名旦的出现大大繁荣了京剧舞台,台下他们是互敬互让的挚友,台上则争奇斗艳,不断革新创造,推出新戏,即使是同一出戏,表演也各不相同,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抗战爆发,是四大名旦的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四大名旦的演出渐少,但他们创立的流派艺术仍影响深远。
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期,青年男旦演员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相继崭露头角,因有“四大名旦”称谓在前,故人们将四位后起之秀称作“四小名旦”。四小名旦均有着优越的天赋,从小在较好的环境中学艺,博采众长,勤奋刻苦,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演技,进而形成独具的表演艺术风格。
李世芳(1920-1947)11岁入富连成社,科班时已小有名气,因仪态颇似梅兰芳,被誉为“小梅兰芳”,1936年被梅兰芳收为弟子。1940年组织承芳社挂头牌演出,擅演梅派剧,甚得观众喜爱。1947年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张君秋(1920-1997)13岁正式拜师学艺,15岁登台,22岁成立谦和社,成为挑梁主演。张君秋扮相华美,嗓音音色好,音域宽。他的表演端庄含蓄,自然率真,唱腔上将各派旦角演唱艺术加以融化,结合自己优越的嗓音条件,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吸收其它艺术形式的优点,创出了华丽柔美、刚健清新、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腔——张派。代表剧目有《望江亭》、《西厢记》、《秦香莲》、《状元媒》等。张君秋有学生近百名,有影响的有杨秋玲、李炳淑、杨春霞、杨淑蕊等,此外,刘秀荣、刘长瑜、李维康等均受教于张君秋。
毛世来(1921 - )9岁入富连成社,坐科期间即享“四大童旦”之誉,17时被荀慧生收为弟子,19岁满师组班和平社。毛世来扮相秀丽,嗓音清亮,表情丰富,跷工极佳,能唱擅做,文武兼备,以擅演荀派花旦戏而享名。
宋德珠(1918-1984)12岁入中华戏校,文武兼擅,戏路宽广,尤以刀马旦、武旦著称。1938年毕业即组织颖光社领衔演出,京剧界以武旦挑班由他开始。宋德珠的武旦表演博采前辈名家之长,加以创新,兼融体操、舞蹈乃至滑冰的健美造型,动作干净利落,出手惊险,开打勇猛而美观,具有美、媚、脆、锐的独特风格,为观众所喜爱。代表剧目有《杨排风》、《扈家庄》等。
四小名旦崛起于20世纪40年代初,均师出名门,又有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处。其中宋德珠几年后淡出舞台,李世芳又过早离开人世,40年代末,只有张君秋、毛世来活跃于京剧舞台上了。
四大名旦和四小名旦的活跃时期,是中国京剧男旦表演艺术的巅峰时期,“四大”“四小”占据了最显著的位置,在他们周围还有大量有造诣的男旦演员,其中有较大影响的不下几十人。这段时期以四大名旦为代表的京剧旦角表演艺术,为京剧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使京剧表演的整体艺术得到极大的提高和丰富,在中国京剧发展史上留下极其辉煌的一页。
大约在同治末、光绪初,随着京剧艺术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出现了女伶演唱京剧,光绪二十年(1894年)上海出现了第一家京剧女班戏园,之后京剧女班发展较快,演出颇受欢迎。京剧女班中所有男女角色均由女演员扮演,也涌现出不少有一定造诣和社会影响的“坤角”,但艺术成就和总体影响远远不及男旦。新中国成立后,女旦表演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男女演员可以同台演出,而且随着京剧教育、演出体制的改革,学演旦角的基本为女性演员。新中国成立至60年代中期,京剧舞台上男旦演出仍较常见,一方面,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张君秋等对传统剧目进行整理加工,并不时推出新戏;一方面,一批于40年代中后期崛起的男旦演员正值表演旺期,其中不乏佼佼者。如宗程派的赵荣琛、王吟秋,宗荀派的许翰英、宋长荣,宗梅、尚两派的杨荣环、李金鸿,宗梅派的毕谷云、梅葆玖等。1966年至1977年期间,男旦绝迹京剧舞台。
1978年,恢复上演传统剧,能够登台演出的男旦演员已寥若晨星,人称“北梅南宋”。“北梅”为梅兰芳大师的幼子梅葆玖(1934 - )。梅葆玖自幼学戏,深得家传,基础扎实,10岁登台,长期随父亲演出。他扮相、唱腔颇有其父神韵,为梅派优秀传人。1978年以后,他恢复上演了十几出梅派戏,并教授弟子,为继承、发展梅派艺术,振兴京剧作出了贡献。“南宋”即宋长荣(1935 - )。他15岁学戏,20岁登台演出。1961年拜荀慧生为师,随荀剧团演出,得到荀慧生亲自指教。1978年恢复传统剧目演出后,他以一出《红娘》轰动剧坛,80年代演出了一批荀派戏,专家认为他不仅继承了荀派艺术,而且有所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除了一些票友仍热衷男旦表演,入戏校或拜师学演旦角戏的男童已经基本没有。男旦表演后继乏人已成定局。
中国京剧男旦表演艺术的形成、发展大致有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诞生于封建社会晚期,男女演员不能同台,环境催生了男旦这种表演形式;二是东方文化滋养造就了京剧男旦表演艺术,包括上千年的文学、音乐、戏曲的积淀,包括观众的欣赏习惯,还有京剧本身所特有的虚拟化、舞蹈化的表演程式,都为中国京剧男旦表演艺术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三是艺术家们的不懈努力和创新精神,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使一个新的表演领域得以快速成长,并且享誉世界。
以“四大名旦”为代表的中国京剧男旦表演艺术,诞生、兴盛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氛围,也必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起伏。但它所创造的辉煌,不会因年代的久远而褪色,而必将像许多文化遗产一样,随着历史的发展反而愈加凸显出它不朽的艺术价值。 |